擺脫成見?大麻CBD真的有用嗎?

目錄

CBD可以說是近年來最有潛力也最有爭議的保健食品之一,大多數網路文章幾乎把CBD寫成神藥一般無敵,但究竟實際效果如何呢?本篇文章由微笑藥師Phar.Smile整理人體臨床研究資料,並重新定位CBD的適用性與效益。

一、擺脫成見,重新認識大麻CBD

一般提到大麻,不少民眾會有負面的想法,但其實醫療用大麻如果使用得當,確實能購輔助改善疾病。大麻本身含有多種大麻素(Cannabinoid),主要成分有兩種:四氫大麻酚(Tetrahydrocannabinol , 簡稱THC)及大麻二酚(Cannabidiol ,簡稱CBD),存在於大麻的花莖葉,花穗之中主要成分最多。

  • THC:具有鎮靜和興奮及迷幻的效果,具成癮性,被列為管制藥品及毒品。
  • CBD:不具有興奮迷幻作,且能改善焦慮、輔助減輕癲癇症狀,可用來治療小兒頑固型癲癇,因為不具成癮性,所以未被列為管制藥品。

越來越多研究顯示:CBD具有止痛抗發炎、控制癲癇、助眠、舒壓…等作用,而且不具精神活性,不會有迷幻及上癮等狀況,近年被視為一種新興的保健素材,因此國外出現不少CBD為主成分的一般食品及保健食品。

CBD主要萃取自大麻,依照大麻品種及萃取植株部分,萃取物所含大麻素組成各有不同:

1. 大麻品種的差異

(1)Cannabis(大麻)

大麻植物的廣泛術語,其中Sativa與Indica是最常用於娛樂和醫療用途的品種。這兩種大麻的THC含量高於0.5%,一般經過加工的娛樂用大麻,THC含量高於20%,屬於違禁藥物,使用和銷售皆受到法律的限制。
-註:常見大麻品種有尋常大麻(Cannabis sativa)、印度大麻(Cannabis indica)、野生大麻(Cannabis ruderalis),其中野生大麻THC含量低,可用於工作或雜交配種。

(2)Hemp(漢麻/火麻)

為Cannabis sativa的亞種,通常THC含量低於0.3%,不會讓人感到興奮;相反地,漢麻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業作物,可以用來製作繩索、紡織品、建築材料、食品、CBD萃取,因此又稱為工業大麻。工業大麻雖然在很多國家合法,但在部分國家仍然受到限制。

Hemp也是目前CBD萃取物的主要植株來源
-註:CBD不具成癮性、未列管制藥品,但台灣尚無廠商正式進口相關產品。

(3)Marijuana(大麻草)

定義為THC含量高於0.3%的品種或雜交品種,所以算是一種統稱。使用及銷售大麻草在許多國家仍屬於非法行為,但部分國家與地區已經合法化。

2. 萃取部位的差異

大麻油與大麻籽油,雖然只差一個字,但成分卻大不相同,其中最常被誤解的就是Hemp oil及Hemp seed oil。

  • Hemp oil:萃取自大麻的花莖葉部位,含CBD、卻幾乎不含THC,所以常用於醫療用途。
  • Hemp seed oil:大麻籽油(Hemp seed oil)則萃取自大麻的種子,其成分幾乎不含THC和CBD,但含有豐富的脂肪酸(尤其是omega-3、omega-6、GLA),多應用在化妝品領域,可保濕抗氧化,或是做為食用油使用。

不同國家對於THC的規範有所不同,目前美國規定THC含量少於0.3%為食品級,但在國內無論是藥品等級或保健食品等級的CBD,都規定THC需少於10ppm(0.001%),一旦超過即視為毒品,因此臺灣目前很難取得合法的CBD產品來使用。

二、CBD的作用原理

前面介紹完大麻品種及萃取部分會影響大麻素的組成,接下來我們進一步了解CBD(Cannabidiol)這個成分。想要了解CBD的作用原理,就必須先認識-內源性大麻素系統(Endocannabinoid system)

內源性大麻素系統(Endocannabinoid system)

早在1992年,內源性大麻素系統就被發現存在於人類和哺乳動物體中,幫助調節各種心理和生理功能,例如:情緒、食慾、睡眠以及對疼痛的感受。內源性大麻素受體不僅存在於大腦和神經系統中,更廣布在人體全身,例如:皮膚、免疫細胞、骨骼肌、心臟血管、腸胃道…等,主要分成CB1及CB2,前者主要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,後者則主要分布於免疫系統【文獻1】。

人體自行合成的內源性大麻素,藉由結合CB1及CB2受體,可幫助身體功能保持平衡並且正常運作,倘若因為疾病或外在因素而影響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的平衡,可能間接影響人體健康。

額外補充CBD,可以活化CBD受體

  • 作用於CB1受體時:能減緩焦慮、疼痛、血管舒張及發炎症狀。
  • 作用於CBD2受體時:能調節免疫系統,確保免疫正常。

另一方面,也有學者認為CBD能減少內源性大麻素分解、延長在體內作用時間,並強化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的平衡。

目前CBD應用範圍十分廣泛,微笑整理如下:

1.癲癇

高質量的文獻研究證據支持CBD可以緩解癲癇症狀,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組研究結果顯示:每天服用10–20 mg/kg CBD,持續14周,顯著降低小兒頑固型癲癇(雷葛氏症候群Lennox-Gastaut Syndrome及卓飛症候群Dravet Syndrome)抽搐性發作的頻率,與安慰劑組相比,服用CBD組患者整體狀況有改善【文獻3文獻4】。

微笑小結:對小兒頑固型癲癇具顯著效果。

2.焦慮

不少民眾對於CBD躍躍越試,主要是因為CBD緩解焦慮的效果。

  • 研究顯示:健康(無焦慮症)受試者,在進行模擬公開演講之前口服300毫克CBD,相對於安慰劑減少了演講後的焦慮評分【文獻5】。
  • 有趣的是,另一項研究也發現300毫克CBD,能降低演講期間的自我評估焦慮,但150及600毫克劑量,則未能達到同樣的效果【文獻6】。
  • 然而在實際公開演講測試(非模擬),口服300毫克CBD能降低演講後的主觀焦慮評分,但對於焦慮的生理指標(例如:心率或血壓)則沒有明顯影響文獻7】。
  • 另外針對社交焦慮症患者,口服600毫克CBD能顯著降低演講表現期間的焦慮文獻8】;口服400毫克CBD也能降低廣泛性焦慮症患者,在進行神經影像檢查前後的自我評估焦慮程度【文獻9】。
  • 然而對於具有偏執特徵的健康受試者【文獻10】,或視覺刺激的焦慮測試【文獻11】,CBD則無明顯幫助

微笑小結:不同研究褒貶不一,且缺乏足夠的大型研究探討對焦慮症患者效益。

3.疼痛與發炎

CBD能夠改善疼痛及抗發炎的效益引起了許多民眾的目光,但很少研究評估會單獨使用CBD的止痛及抗發炎效果。

2019年臺灣推動「醫療用大麻製劑合法」,訴求開放合法進口大麻藥物議題時,台灣疼痛醫學會的代表專家認為:大麻素製劑對於止痛的效果並不明確,疼痛程度以 0 到 10 分計算,藥物止痛效果下降3分都能算有效,但大麻類藥物只能降 0.4 分,且副作用不少,許多國際文獻基本上都不推薦。至於外用劑型也仍需更研究佐證效果,尤其是應用於老年人及臨床病痛族群。

微笑小結:缺乏足夠研究證實,且外用劑型之應用也需更多佐證效果。

4.思覺失調症

目前CBD改善思覺失調症的效果,研究結果不一致

  • 有的研究結果顯示:思覺失調患者每天搭配補充600毫克CBD,與安慰劑組相比,對於認知能力或疾病症狀改善,並沒有幫助【文獻12】。
  • 但也有雙盲研究顯示:800毫克CBD與amisulpride(首利安)都能改善症狀量表及臨床症狀,但CBD比較少椎體外症狀、體重增加及泌乳素增加的狀況【文獻13】。
  • 另外也有研究顯示:每日服用1000毫克CBD搭配既有藥物治療,能改善思覺失調症的症狀。

不過CBD對於思覺失調患者的效果,仍需大型安慰劑對照組研究來評估【文獻14】。

微笑小結:研究結果不一致,仍需大型安慰劑對照組研究評估。

5.鴉片/尼古丁/大麻戒斷

  • 400及800毫克CBD能減少海洛因戒斷時的渴望與焦慮程度【文獻15
  • 口服800毫克CBD似乎能降低抽菸的愉悅感,但未能改變受試者對抽菸的渴望和戒斷問卷分數【文獻16】。CBD吸入劑也未能減少對抽菸的渴望程度【文獻17

微笑小結:對於大麻戒斷效果似乎較有限。

6.帕金森氏症

一項雙盲研究顯示:口服300毫克CBD持續6周,與安慰劑組相比,CBD組主觀性自我評估狀況有改善,但臨床疾病症狀卻沒改善文獻18】。

微笑小結:缺乏足夠且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評估證實。

7.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

目前缺乏隨機安慰劑對照組研究評估CBD對於PTSD的效益

微笑小結:缺乏足夠且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評估證實。

8.失眠

一篇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組研究:收案27名健康受試者,研究結果發現口服300毫克CBD並無法改變任何睡眠指標,仍需更研究評估CBD對於睡眠品質的幫助。

微笑小結:缺乏足夠且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評估證實。

總結來說:有充足的證據支持CBD可以緩解雷葛氏症候群(Lennox-Gastaut Syndrome)及卓飛症候群(Dravet Syndrome)小兒頑固型癲癇的症狀
然而對於其它症狀,則缺乏足夠且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以評估CBD的治療效果,尤其目前在不同研究中,CBD劑量、配方、使用頻率、研究人群、衡量指標及方法,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,以至於十分難以在研究之間進行比較,並對CBD針對特定狀況的治療效果得出確定性的結論。

四、微笑藥師對於CBD的定位與建議

1. 法規層面

國內對於THC的規定較嚴格,含量必須少於10ppm(0.001%),所以目前市面上尚無合法可用的CBD產品,倘若私自從網路購買來源不明的CBD產品,辜且不論效果如何,產品安全及可靠性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。

2. 效益層面

除了小兒頑固型癲癇的症狀有足夠文獻支持CBD的效果之外,不少民眾躍躍越試的緩解焦慮、失眠、疼痛抗發炎…等功效,目前研究結果不一,效果到底如何,微笑會打一個大問號!

3. 安全性方面

儘管研究資料中顯示CBD低毒性、無致幻效應、極低的濫用風險,成年人耐受性良好,但使用CBD仍有二點預注意的地方:

(1)肝指數上升

部分受試者每天服用20 mg/kg CBD,連續12周以上,肝指數(ALT)升高至正常值三倍以上

(2)藥物交互作用

CBD可能影響肝臟CYP2C9、CYP2D6代謝酵素,導致依靠此類酵素代謝藥物濃度上升。【文獻2

此外,充斥在日常生活中五花八門的行銷宣傳,可能使消費者錯誤地認為:

藥品級大麻素的研究結果可以適用於所有零售CBD產品?

但事實並非如此!!

隨著研究不斷進展,未來消費者是否能夠有意識地分辨哪些產品可能具有治療效果,而哪些又不具有治療效果是很重要的事。

迄今為止,CBD市場的發展已經遠遠超越了科學研究,但效果究竟如何仍有待未來更多研究佐證,切勿輕信廣告中的花言巧語,這麼有效的話,根本不需要廣告!

參考文獻:

[1] Cannabinoid receptors: where they are and what they do. J Neuroendocrinol. 2008 May;20 Suppl 1:10-4. 

[2]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Cannabidiol (CBD):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rom Clinical Trials and Human Laboratory Studies. Curr Addict Rep. 2020 Sep;7(3):405-412. 

[3] Trial of Cannabidiol for Drug- Resistant Seizures in the Dravet Syndrome. N Engl J Med. 2017;376(21):2011–20.

[4] Effect of Cannabidiol on Drop Seizures in the Lennox-Gastaut Syndrome. N Engl J Med. 2018;378(20):1888–97.

[5] Effects of ipsapirone and cannabidiol on human experimental anxiety. J Psychopharmacol. 1993;7(1 Suppl):82–8.

[6] Cannabidiol presents an inverted U-shaped dose-response curve in a simulated public speaking test. Braz J Psychiatry. 2019;41(1):9–14.

[7] Inverted U- Shaped Dose-Response Curve of the Anxiolytic Effect of Cannabidiol during Public Speaking in Real Life. Front Pharmacol. 2017;8:259.

[8] Cannabidiol reduces the anxiety induced by simulated public speaking in treatment-naive social phobia patients. Neuropsychopharmacology. 2011;36(6):1219–26. 

[9] Neural basis of anxiolytic effects of cannabidiol (CBD) in generalize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: a preliminary report. J Psychopharmacol. 2011;25(1):121–30.

[10] The effects of cannabidiol on persecutory ideation and anxiety in a high trait paranoid group. J Psychopharmacol. 2018;32(3):276–82. 

[11] Cannabidiol Does Not Dampen Responses to Emotional Stimuli in Healthy Adults. Cannabis Cannabinoid Res. 2017;2(1):105–13. 

[12] The effects of cannabidiol (CBD) on cognition and symptoms in out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a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. Psychopharmacology (Berl). 2018;235(7):1923–32.

[13] Cannabidiol enhances anandamide signaling and alleviates psychotic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. Transl Psychiatry. 2012;2:e94.

[14] Cannabidiol (CBD) as an Adjunctive Therapy in Schizophrenia: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Am J Psychiatry. 2018;175(3):225–31. 

[15] Cannabidiol for the Reduction of Cue-Induced Craving and Anxiety in Drug-Abstinent Individuals With Heroin Use Disorder: A Double-Blind Randomized Placebo-Controlled Trial. Am J Psychiatry. 2019;176(11):911–22. 

[16] Cannabidiol reverses attentional bias to cigarette cues in a hum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tobacco withdrawal. Addiction. 2018. 

[17] Cannabidiol reduces cigarette consumption in tobacco smokers: preliminary findings. Addict Behav. 2013;38(9):2433–6.

[18] Effects of cannabidi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’s disease: an exploratory double-blind trial. J Psychopharmacol. 2014;28(11):1088–98.

1,690 Views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0
Would love your thoughts, please comment.x
()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