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固醇怎麼擦才對?適用族群、分級一次看

適當使用類固醇,可以改善不少皮膚問題,但要是過度濫用可能會導致皮膚變薄、微血管擴張、長粉刺甚至式引發多毛症…等問題。但要如何分辨類固醇是否適合自己,藥性、用量、使用療程是否應用正確呢?這次微笑藥帶您了解類固醇的強度分級。

目錄

開立類固醇時通常會考量幾個重點:患處位於哪邊?發炎程度、皮膚厚度、藥物劑型等等,多方綜合考量後,才能選擇適合的類固醇,而非只要是類固醇都可以!

一、外用類固醇的用途

外用類固醇藥物被廣泛用在治療炎症性皮膚病,因為以下幾種特性:

1. 血管收縮

使真皮上層的微血管收縮,以減少紅斑發生。

2. 抗發炎

可以治療過敏、濕疹、皮膚炎…等。

3. 免疫抑制

抑制身體的免疫系統,治療過敏性或接觸性皮膚炎、扁平苔癬皮膚病。

4. 抑制增生

影響細胞生成,用於治療乾癬、牛皮癬的皮膚。

二、類固醇藥膏的劑型

外用類固醇通常可以分為幾種,劑型不同則會影響其強度,就算是成分與濃度都相同,不同劑型的藥效強度還是會有所差異,因此一般會依據類固醇強度、劑型、患者部位、年紀,來選擇合適的外用類固醇藥物。

1. 軟膏(ointment)

  • 軟膏的黏稠度較高,比較容易依附在皮膚上,能夠增加藥物在皮膚上的吸收率,最有效
  • 適用:治療光滑無毛髮、乾燥或角質化部位
  • 不適用:大面積身體或多毛部位
  • 比較油膩、黏稠

2. 乳膏(Cream)

  • 乳膏容易推展,可水洗,相較起軟膏也較不油膩
  • 適合用於治療皮膚上濕潤或流汗的部位
  • 但有些藥膏會添加防腐劑,可能導致過敏

3. 凝膠(Gel)

  • 含酒精的水包油劑型,乾燥後會形成一層
  • 質地清爽,適用於臉部毛髮處
  • 適用於治療毛髮較濃密的部位,如:頭皮
  • 有些含較高濃度的酒精或丙二醇,可能造成皮膚乾燥和刺激感。

4. 洗劑(Lotion)

  • 由藥物、水、酒精或其他溶液組成,洗劑的黏稠度較低,延展性佳

  • 適用於治療大面積病灶或毛髮較濃密的部位,如:頭皮

  • 但比較容易被身體的汗水沖掉,且比較難控制用量

同成分同濃度的外用類固醇,其強度:軟膏>乳膏>凝膠>洗劑因此多數情況下,會建議使用乳膏。

三、類固醇藥膏的分級

通常醫學界會將外用的類固醇分等級,依據其收縮血管的能力(Vasoconstrictive properties)分為七個等級。第一級為最強,第七級為最弱,而這七級會再進一步整合、歸納、簡化,成為四個級別以便臨床應用:

  • 第一級:超強效(Super-high potency)
  • 第二級:強效(High potency)
  • 第三、四、五級:中效(Mid-potency)
  • 第六、七級:弱效(Mild)。

而根據上面的分級,臨床上也會應用於不同程度的皮膚炎症:

1. 弱效外用類固醇

  •  通常用於治療輕微的皮膚炎症,例如:蚊蟲叮咬、接觸性皮炎、脂溢性皮炎。

2. 中效外用類固醇

  • 用於治療較難處理的皮膚炎症,例如:異位性濕疹。

3. 強效外用類固醇

  •  用於治療頑固皮膚炎症和斑塊狀牛皮癬。

4. 超強效外用類固醇

  • 主要用於治療連強效類固醇也無法處理的頑固皮膚炎症。
  • 不建議連續使用超過三星期。

四、如何評估類固醇藥膏的用量?

根據不同的患處,表皮皮膚的厚度有差異,如果表皮層皮膚較薄,吸收程度會比較好,反之則較差。

若將皮膚從薄到厚排序,則

眼瞼/生殖器官 > 臉部 > 頭皮 > 前臂 > 手掌 >足底

通常用量微笑建議薄薄一層即可,只需塗在患部,塗太厚反而可能阻塞毛孔,引起皮膚痕癢,甚至是誘發毛囊炎,且多餘的塗層也不會被皮膚吸收,只是浪費而已。

塗抹時盡量避免塗在患處之外的皮膚,這些正常皮膚可以用藥棉覆蓋,以避免接觸到類固醇,接著輕輕打圈、慢慢按摩,讓白色軟膏慢慢變成無色。

大部分的外用類固醇,每天塗一至兩次即可,次數過多反而得不償失。要是皮膚狀況改善則應停止使用,以免皮膚炎反彈性發作。

五、使用對象

前面有說到因應皮膚的薄厚程度,吸收程度也會有所差異,因此以下幾種族群使用上應特別注意。

1. 嬰兒、孩童

他們的皮膚比較薄,表皮吸收率較高,且皮膚屏障發育尚未完全,身體較不易代謝藥劑,應避免使用強效的外用類固醇,以減少對腎上腺和腦下垂體的抑制,以免影響發育。此外,使用時間上也不建議拉太長

2. 老年人

年長者的皮膚由於老化而變得比較薄,應避免長期且頻繁使用,以免造成皮膚變薄而產生裂傷、紫斑…等現象。

3. 內科疾病患者

像是糖尿病患者,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時要避免密封法,以免增加黴菌的伺機感染,因為類固醇會使表皮免疫下降,而糖尿病患者本身血液循環就比較差、皮膚抵抗力較弱,因此使用上要特別注意。

4. 青光眼患者

若患有青光眼…等眼部疾病,使用外用類固醇時應避免塗抹在眼睛周圍,以免導致眼壓增高。在極少數情況下,眼部長期使用高效局部皮質類固醇可能會誘發青光眼或白內障。

5. 孕婦與哺乳婦女

懷孕時塗抹大量強效或超強效的外用類固醇,雖不會增加先天畸形、早產與胎兒死亡等風險,但胎兒出生體重過輕的風險會增加,因此建議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師意見。

哺乳前應避免塗抹胸部,以免嬰兒誤食。

六、使用類固醇藥膏要注意什麼?

1. 類固醇的塗抹部位要注意

避免在臉上、會陰部、生殖器部位與較易摩擦處,如:腋下、胯下…等地方使用強效以上的類固醇。
且只要在患處塗上薄薄一層就好,盡量避免塗到正常的皮膚,也不要塗在傷口或有潰瘍的皮膚上,以避免延遲傷口癒合。

2. 類固醇使用的時間、塗法

擦藥前建議先洗澡、清潔,將皮膚擦乾後馬上塗藥效果較好;如果要使用另一種新的藥劑,記得將留在皮膚上的舊藥完全清除。擦的時候不要搓揉,建議順著毛髮生長方向塗抹,以預防發癢或毛囊炎。乳膏跟軟膏類的要緩慢塗抹到皮膚表面看不到為止,不需要太厚,並不會好比較快。

使用完畢記得馬上洗手,不要碰到眼睛以免引起病變。

3. 不要為了止癢就使用類固醇

類固醇主要是用來治療發炎的皮膚,藉由消炎而逐漸達到止癢的效果,但並不是用來立即止癢的,微笑呼籲大家千萬不要把類固醇藥膏拿來當作止癢使用,或是覺得癢就拿來擦。在使用上塗抹面積不能太大,使用時間也盡量控在7天內。

此外,類固醇藥膏是藉由降低皮膚免疫力來消炎,不可擦在已經抓破皮的傷口上,以免讓細菌更容易感染,若有傷口建議改擦抗生素藥膏。

要是被蚊子叮咬產生紅色像蕁麻疹條的小紅點,建議可先使用含薄荷或含抗過敏成分的藥劑以減緩搔癢感,要是兩天後還是有痛癢感再使用類固醇藥膏;但若出現嚴重的紅腫甚至冒出小水泡時,可使用含類固醇成分的消炎軟膏,能讓腫脹的地方較快消退

4. 皮膚過敏發炎就擦類固醇?

皮膚過敏發炎時醫師會開立類固醇藥膏給民眾使用。但有些民眾沒有用完會留著下次當萬用膏使用,當皮膚紅腫發炎就擦,這是很不正確的觀念。

尤其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因為長期使用類固醇藥劑,導致皮膚皮化細胞變小、細胞間脂質變少、水分發散比較快而皮膚乾燥,使得皮膚防禦力降低。微笑倒是建議皮膚發炎一定要做好「保濕」的動作,才能避免因皮膚乾燥引起的惡性循環

文獻資料:

  1. 外用類固醇分級表:Adapted from Arndt, K.A. Manual of Dermatologic Therapeutics, 4th ed. Little, Brown, and Company, Boston, 1989, p.234
8,453 Views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0
Would love your thoughts, please comment.x
()
x